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职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正文
2015年新刑事诉讼法同步测试习题:犯罪构成
发布时间:2012/8/31 15:29:2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何种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A.伪证罪 
  B.诬告陷害罪 
  C.间谍罪 
  D.非法行医罪 
  正确答案:A 
  2、某甲商场为打垮竞争对手乙商场,由总经理葛某牵头并与副经理刘某、部门经理杨某、朱某等集体决议,雇请当地黑社会势力孙某等人光天化日之下对乙商场打砸抢,造成乙商场财物损失9万多元,关于葛某等的行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甲商场构成单位犯罪,因是决策机关集体决策为本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 
  B.某甲商场不构成单位犯罪,因只有《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能成立单位犯罪,本案中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未规定可以由单位构成 
  C.此案中应适用双罚制,对甲商场处于罚金,对葛某等处于刑罚 
  D.本案只属于一般违法,不构成犯罪,由甲商场赔偿乙商场损失即可 
  正确答案:B 
  3、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D 
  4、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B 
  5、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B.李二憨醉酒后在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 
  C.根据李二憨犯错后的悔改表现可以得知其对自己醉酒时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知情,况且傻姑是痴呆者,感受不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李二憨的行为根本就没有造成危害,没有受害者不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不是犯罪 
  D.李二憨应当对其醉酒时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6、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得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属于意外事件
  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7、陈某患精神病多年,虽经多方医治,病情并无好转,发作时精神狂乱,并伴有暴力行为。1999年4月21日,陈某在其居住的家属院中突然发病,用铁锹将一正在玩耍的儿童当场拍死。对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按故意杀人罪处理 
  B.不按犯罪处理 
  C.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处理 
  D.按过失教人死亡罪处理 
  正确答案:B 
  8、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聚众淫乱罪: 
  B.组织淫秽表演罪 
  C.寻衅滋事罪 
  D.无罪 
  正确答案:D 
  9、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 
  下列关于甲致乙死亡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系直接故意杀人 
  B.甲的行为系间接故意杀人 
  C.甲的行为系故意伤害致死 
  D.甲的行为系过失致人死亡 
  正确答案:A 
  10、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 
  下列关于甲的定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处罚 
  B.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C.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D.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杀人罪和非法制造、储存枪支弹药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11、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某一个具体犯罪,刑法分则条文只要没有明文规定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那么,这个罪的犯罪主体就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B.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既规定了双罚制,也规定了单罚制。但是,单罚制只包括了处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情形,不包括只处罚单位的情形 
  C.黄某为进行走私成品油犯罪活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腾龙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黄某以腾龙公司的名义大肆进行走私犯罪。该案应对腾龙公司判处罚金,对黄某判处刑罚 
  D.单位涉嫌犯罪后,若被有关主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可以直接追究其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C 
  12、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C 
  13、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何种客体把犯罪分为十大类?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简单客体 
  正确答案:B 
  14、严某(男,13岁)与李某(男,18岁)商量好夜间去商店行窃,严某看好地形,准备好犯罪工具,制定好了行窃计划。当晚,二人行窃时被值班人员发现,送至公安机关。对二人应该如何处理? 
  A.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李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B.不成立共同犯罪,由严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C.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李某为主犯。 
  D.按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并且严某为主犯。 
  正确答案:A 
  15、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甲能够援救却不援救,致使乙被淹死。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完全能够及时援救乙,但丙不认识甲乙两人,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 
  A.构成共同犯罪 
  B.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均不构成犯罪 
  D.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B 
  16、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B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 
  18、下列案件中的行为人属于我国《刑法》中属于限制责任能力人的是 
  A.李小乙,男,17周岁,智力心理正常,1999年12月潜入某大学寝室窃取价值650元的电脑一台 
  B.王大明,男,26岁,13岁时因脑膜炎后遗症而患间歇性精神病,2001年5月因与居朱某发生口角将其殴打致重伤,经法医鉴定,王大明行为时未发病,精神状态常 
  C.李苗花,女,33岁,1998年4月间将农药“灭蛉王”500毫升倒入自家及邻家的猪圈中,致8头牲猪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60O元:经法医鉴定,李苗花在行为时属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D.吴月华,男,43岁,司机,醉酒开车撞死行人史某后逃逸,又将行人郭某撞死 
  正确答案:C 
  19、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20、孙某(男,1983年7月4日出生)于1997年6月30日、7月1日、7月2日连续三次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于1999年7月2日、7月3日连续二次盗窃财物,价值2万余元;于2000年1月1日又盗窃财物,价值1万元。案发后,孙某被捕归案。法院认定孙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其盗窃数额为 
  A.6万元 
  B.5万元 
  C.4万元 
  D.1万元 
  正确答案:D  [NextPage]   2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 
  22、在下列案例中,哪些案例中的犯罪主体构成该种犯罪的特殊主体?()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 
  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 
  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 
  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 
  正确答案:D 
  23、关于特殊主体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 
  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 
  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 
  D.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 
  正确答案:C 
  24、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正确答案:B 
  25、甲贩运鸦片,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B 
  26、夏某在封闭的高速公路行使时,突然一行人横穿马路,夏某刹车不及,将该行人撞死。夏某的心理态度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没有任何过失 
  正确答案:D 
  27、刘某意欲杀死与其妻通奸的吴某。一日,刘某谎称进山打猎,半路返回,在自家大门对面树丛中守候。深夜,刘某见一人敲其家门,便开枪射击,未料到被打死的是前来报丧的妻弟。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意外事件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故意杀人罪(既遂)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28、某甲上山打猎,一天未得成果。傍晚回村时发现村边草丛中有一物件时隐时现,遂认为是野兔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挑野菜的村妇,并致其轻伤。对甲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因某甲行为属于对象错误,当然不构成犯罪 
  B.因只是致人轻伤,故某甲不构成犯罪 
  C.某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D.某甲构成过失伤害罪 
  正确答案:B 
  30、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的是:()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客体认识错误 
  正确答案:D 
  31、关于刑事责任、犯罪、刑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刑罚没有关系 
  B.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犯罪没有关系 
  C.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密切 
  D.刑事责任虽与犯罪、刑罚有联系,但联系不大 
  正确答案:C 
  32、张因为犯罪而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受到通缉。便衣警察李某认出某张,立即上前抓捕。某张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便衣警察李某重伤。某张的行为:() 
  A.构成脱逃罪和妨害公务罪 
  B.构成过失重伤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33、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34、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C 
  35、张三与李四有宿仇,因此,一直希望杀害李四,某日得知李四要出差,于是,劝李四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其真实想法是希望李四乘坐的飞机发生空难,李四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半小时后果然发生空难,李四因此丧命。问:张三的行为性质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由于李四死亡的结果与张三的劝说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无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36、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幻觉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奸淫幼女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奸淫幼女罪 
  正确答案:B 
  37、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B 
  38、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只能是间接故意 
  正确答案:C 
  39、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属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 
  A.甲与王某素有仇隙。一日,甲对王某的朋友江某说:“终有一天,我非杀死王某不可!” 
  B.乙女下夜班时,路遇歹徒薛某持刀抢劫。搏斗过程中,乙女取出口袋中的水果刀将薛某刺死。原来,乙女为防止坏人袭击,口袋中一直放有一把水果刀 
  C.丙受雇为臧某照顾小孩。一次带小孩出去游玩时,丙不负责任,见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伤 
  D.博物馆保安丁在与入室抢劫的两歹徒搏斗时,被歹徒按倒在某贵重文物上,将该文物压碎 
  正确答案:C 
  40、李某为灌溉麦田,用潜水泵从麦田南侧的沙河引水。为避免大堤上过往车辆和行人碾压电线,李某将电线分别挂在大堤两侧距地面约2米高的树上。一日晚,由于风吹树摆,电线从树上逐渐下垂。恰逢村民张某驾驶无灯光的农用机动三轮车中速经过此地,行驶中张某被垂下的电线挂住脖子,导致翻车事故,张某当场死亡。李某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属意外事件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 
  41、殡仪馆美容师甲某,一日见停尸房推进一满身酒气的年轻漂亮女尸,遂起歹意,于是美容师甲某半夜潜入停尸房,对女尸实施了奸淫。不料当甲某起身时却发觉这个女尸悠悠醒来,并见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手机,拨通了110:"喂!110吗?我的丝袜不见了……"请问:对于甲的犯罪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侮辱尸体罪未遂 
  B.侮辱尸体罪既遂 
  C.强奸罪未遂 
  D.强奸罪既遂 
  正确答案:A 
  42、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是:() 
  A.集资诈骗罪 
  B.贷款诈骗罪 
  C.票据诈骗罪 
  D.信用证件诈骗罪 
  正确答案:B 
  43、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C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