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讲解: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处置
发布时间:2012/9/21 9:50:58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房地产的转换,实质上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或者将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即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在此种情况下,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开发产品以经营租赁的方式出租,存货相应地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在此种情况下,转换日为房地产的租赁期开始日。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
3.自用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即企业将原本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房地产改用于出租,固定资产或土地使用权相应地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在此种情况下,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4.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资本增值。即企业将原本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土地使用权改用于资本增值,将土地使用权相应地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在此种情况下,转换日为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后确定用于资本增值的日期。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1.成本模式下的转换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
企业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即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转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6】20×7年7月末,甲企业将出租在外的厂房收回,8月1日开始用于本企业生产商品,该厂房相应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截至20×7年7月31日,账面价值为 3 765万元,其中,原价5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 235万元。
甲企业20×7年8月1 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5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12 350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厂房 50 000 000
累计折旧 12 350 000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即将存货的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例7】甲企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企业,20×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7年4月15日。20×7年4月15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45 000 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转换后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甲企业20×7年4月15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450 000 000
贷:开发产品 450 000 000
(3)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即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例8】甲企业拥有一栋办公楼,用于本企业总部办公。20×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经营租赁协议,将这栋办公楼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7年4月15日 ,为期5年。20×7年4月 15日,这栋办公楼的账面余额45 000 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假设甲企业所在城市没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甲企业20×7年4月15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写字楼 450 000 000
累计折旧 3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45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3 000 000
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转换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
企业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例9】20×8年10月15日,甲企业因租赁期满,将出租的写字楼收回,准备作为办公楼用于本企业的行政管理。20×8年12月1日,该写字楼正式开始自用,相应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8 000 000元。该项房地产在转换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原账面价值为 47 500 000元,其中,成本为45 00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增值2 500 000万元。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48 000 000(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成本) 45 000 000
——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 2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 000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作为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入当期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例10】甲房地产公司将开发的一栋公寓楼从2007年1月1日起出租给乙公司,租期3年。租赁期开始日,该公寓楼的建造成本为15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其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甲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将自用转为出租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成本 1800
贷:开发产品 15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如果转换日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则账务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成本 14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开发产品 1500
(3)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摊销”或“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因转换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应转人当期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例11】20×7年6月,甲企业打算搬迁至新建办公搂,由于原办公楼处于商业繁华地段,甲企业准备将其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20×7年10月,甲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原办公楼停止自用。20 ×7年12月,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办公楼租赁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8年1月1日,租赁期限为3年。在本例中,甲企业应当于租赁期开始日 (20× 8年1月1日),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由于该办公楼处于商业区,房地产交易活跃,该企业能够从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假设甲企业对出租的办公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假设20× 8年1月1 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50 000 000元,其原价为500 000 000元,已提折旧142 500 000元。
甲企业20×8年1月1日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办公楼(成本) 350 0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500 000
累计折旧 142 500 000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中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该项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一)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处置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12】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于2009年12月31日将出租的办公楼出售。该办公楼的账面原值为1500万元,已提折旧800万元。出售收入1200万元收存银行,按5%交纳营业税,则出售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7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8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5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200×5%) 60
(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例13】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开发完成的房地产(写字楼)出租给丙公司,租期从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每年租金300万元,在年末收取。租赁期开始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5200万元;2007年末,该写字楼公允价值为5300万元。2008年末,租赁期届满时,甲公司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将该写字楼出售,取得收入5800万元。假设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7年1月1日,将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200
贷:开发产品 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②2007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租金收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
③2008年12月31日,收回并出售投资性房地产:
借:银行存款 5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8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5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2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同时,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同时,将转换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