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临床医师妇科学复习:卵巢两性母细胞瘤
发布时间:2012/9/7 22:34:3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病因及病机
    (一)发病原因
    卵巢两性母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明了。
    (二)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大多为单侧,直径6~20cm,大多在6cm以下。卵圆形,有或无包膜,表面光滑。切面灰黄、灰粉或棕色,多为实性,亦可有多房或囊性。
    2.显微镜下检查肿瘤含有支持细胞、间质细胞以及结构清楚的含Call-Exner小体的颗粒细胞、泡膜细胞。这些性索间质成分在肿瘤中相互混杂,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成分。
    早期症状
    1.盆腔包块
    两性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单侧卵巢,平均直径6cm以下,通过仔细的盆腔检查及B超等辅助检查,大多数附件区实性占位性病变可以被发现。但是McCluggage等(1996)报道的一例肿瘤重1490g,体积达21cm×14cm×10cm.
    2.内分泌变化
    由于肿瘤由颗粒-泡膜成分和支持-间质成分组成,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亦可以分泌雄激素,因此临床上出现内分泌变化的多种表现。
    (1)雌激素影响:可以出现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等临床症状,以及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改变。
    (2)雄激素影响:闭经、乳腺萎缩、多毛、声音低哑、阴蒂肥大等男性化症状,会在部分患者出现。
    (3)亦有男、女性症状均存在或先后出现症状者。
    由于肿瘤十分罕见,临床上出现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较难以与其他类型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加以鉴别,术前诊断十分困难。
    治疗
    预防:注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严密随访。
    术前准备:
    1.一般性术前检查和准备同其他手术: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2.全面的胃肠检查:包括钡餐、钡剂灌肠检查,以除外原发于消化道的卵巢转移瘤。
    3.泌尿系统检查:如静脉肾盂造影等,以了解输尿管、膀胱是否遭到肿瘤侵犯。
    4.超声波或CT检查:了解肝、胆、脾有无占位性病变。
    5.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EA、AFP、HCG等以初步判断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
    6.阴道及肠道准备:阴道擦洗3天,术前半流质2天,流质1天,术前3天口服灭滴灵。
    7.充分配血。
    8.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