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造价工程师 >> 正文
2015年造价工程师计价与控制精选考试试题(35)
发布时间:2012/9/8 13:16:4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 下面有关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种方法估算误差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B.这种方法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C.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此方法估价
    D.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
    答案:b
    解析: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是利用相近规模的单位生产能力投资乘以建设规模,即得拟建项目静态投资。其计算公式为: .这种方法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估算误差较大,可达±30%.而经过调整的生产能力指数法尽管估价误差仍较大,但具有独特好处:这种估价方法不需要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只知道工艺流程及规模就可以;其次对于总承包工程而言,可作为估价的旁证,在总承包工程报价时,承包商大都采用这种方法估价。相比而言,系数估算法也称因子估算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确度较低,一般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
    2、某地拟于2007年兴建一座工厂,年生产某种产品50万吨。已知2004年在另一地区已建类似工厂,年生产同类产品30万吨,投资5.43亿元。若综合调整系数为1.5,用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计算南京项目的投资额应为( )亿元。
    A.6.03
    B.9.05
    C.13.58
    D.18.10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核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则C2=5.43×50×1.5/30=13.575亿
    3、 关于生产能力指数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方法也称为因子估算法
    B.生产能力指数法的误差可控制在±30%以内
    C.这种方法是把项目的建设投资与其生产能力的关系视为简单的线性关系
    D.这种方法表明,造价与规模呈非线性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投资静态部分中生产能力指数法的相关概念。生产能力指数法又称指数估算法,它的计算公式为: ,表明造价与规模(或容量)呈非线性关系,且生产能力指数法与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确度略高,其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另外系数估算法又称因子估算法。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
    4、 按照生产能力指数法(x=0.6, f=1.2),如将设计中的化工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提高3倍,投资额将增加( )。
    A.118.9%
    B.158.3%
    C.176%
    D.191.5%
    答案:c
    解析:生产能力指数法是根据已建成的类似项目生产能力和投资额粗略估算拟建项目投资额的方法。
    此题是对于生产能力指数法的一种变形考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在本题中所求的不是C2的值,而是C2 与C1之间的增长关系;
    (2)所求值为C2 相对C1增长的比例,因此值为2.76-1=1.76=176%
    (3)生产能力增长三倍,因此Q2/Q1=4
    5、 2000年已建成年产10万吨的某钢厂,其投资额为4 000万元,2004年拟建生产50万吨的钢厂项目,建设期为2年。自2000年至2004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4%,预计建设期2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减5%,估算拟建钢厂的静态投资额为( )万元(生产能力指数n取0.8)。
    A.16 958
    B.16 815
    C.14 496
    D.15 304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投资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按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