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价工程师理论法规考试基础试题(45)
发布时间:2012/9/8 19:22:43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根据我国现行规定,更新改造项目的分类标准是( )。
A.按生产能力分为大、中、小型项目
B.按使用效益分为大、中、小型项目
C.按是否纳入国家计划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项目
D.按投资额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项目
标准答案:d解析:为适应对工程项目分级管理的需要,按项目规模划分,国家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更新改造项目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两类。
2、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包括( )。
A.费用模型估算法
B参数估算法
C类比估算法
D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
E权衡分析法
标准答案:a,b,c,d
解析: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包括:费用模型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和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权衡分析法是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之一。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将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方法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混淆。
3、利用功能指数法进行价值分析时,如果VI>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目前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应具有的功能要求
B.功能过剩,已经超过了其应具有的功能水平
C.功能成本比较好,正是价值分析所追求的目标
D.功能很重要但成本较低,不必列为改进对象
E.实现功能的条件和方法不佳,致使成本过高
标准答案:a,b,d解析: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1)VI=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比较合理的。
(2)VI<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
(3)VI>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4、在价值工程活动中,常用的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包括( )。
A.优缺点列举法
B.排列图法
C.矩阵评分法
D.相关因素法
E.分层法
标准答案:a,c解析: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Delphi)法、优缺点列举法(答案A)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又称矩阵评分法)(答案C)、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考生可能将选项C漏选,其原因可能是不知道矩阵评分法就是加权评分法。
5、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三个基本要素,其特点包括( )。
A.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B.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量化值
C.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使产品具备其所必需具备的功能
D.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E.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对象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
标准答案:a,b,d解析: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量化值;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对象的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