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护士考试外科护理学指导:肛裂
发布时间:2013/1/17 15:30:56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肛裂的病因病理
    肛裂的病因病理:
    1.病因 以青中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1)解剖因素: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管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此区域血供亦差,排便时肛门后壁承受压力较大,故后正中线处易受损伤。
    (2)便秘: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便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肛管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溃疡。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
    (3)感染因素: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肛窦炎向下蔓延可引起肛管皮下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肛裂。
    2.病理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的病变,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形成的溃疡,裂口方向与肛管长轴平行,好发在肛管的后正中线。
    (1)急性肛裂:病程较短,溃瘤底浅,边缘整齐、鲜红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2)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底深不整齐,质硬,边缘增厚纤维化、肉芽灰白,反复发作,典型表现是由溃疡、肥大的肛乳头以及“前哨痔”组成的肛裂“三联征”。
    肛裂临床表现
    肛裂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
    (1)疼痛:肛裂最主要的症状是排便时及便后肛门部疼痛。疼痛特点为两次高峰,故又称马鞍型。排便时因肛裂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出现肛门剧烈疼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或消失;数分钟后由于肛管内括约肌痉挛性收缩,引起再次剧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长达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痉挛收缩逐渐缓解而舒张,疼痛消失。疼痛可放射到会阴部、臀部、大腿内侧或骶尾部。
    (2)便秘:由于排便时及排便后疼痛,患者惧怕排便,有意推迟排便时间,粪便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充分被吸收而使原有便秘加重,至排便时疼痛更剧烈,肛裂更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出血:排便时肛裂加深,创面可有少量出血,鲜血在粪便表面,便纸上有血迹或便时滴血。
    肛裂的治疗原则
    肛裂的治疗原则:止痛,解除括约肌痉挛,帮助排便,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饮水,纠正便秘。可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2)局部坐浴:用热水或l: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温度40℃~50℃(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温水坐浴可松弛肛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并清洁局部,以利创口愈合。坐浴后可以外敷消炎止痛药物,以减轻症状。
    (3)封闭疗法:疼痛严重者,用1%~2%普鲁卡因注射于肛裂基底部及两侧肛门括约肌内,可缓解括约肌痉挛以止痛。
    (4)肛管扩张: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肛裂且未并发乳头肥大及前哨痔者。在局麻或骶管麻醉下用手指扩张肛管,可解除肛管括约肌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5)手术治疗:对经久不愈,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将肛裂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全部切除,使其成为新鲜创面,再行愈合。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