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单纯腹壁损伤:症状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腹壁肿胀和压痛,有时出现皮下瘀斑血肿等软组织损伤的表现。
腹腔内脏器损伤既可累及肝、脾等实质性脏器,又可损伤胃、肠等空腔脏器。
实质性脏器损伤:如肝、脾、肾等或大血管损伤时,临床表现以腹腔内出血症状为主。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出血多者可有明显腹胀和移动性浊音,严重时可发生休克。腹痛呈持续性,一般不剧痛,腹膜刺激征也不明显,但肝胰破裂因大量胆汁或胰液溢人腹腔,则腹膜刺激征明显。肝、脾包膜下破裂,有时可有腹部包块,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表现。但在伤后数日或数周,由于被膜下血肿逐渐增大或继发感染,使被膜破裂而突发急性大出血。
空腔脏器损伤:如肠、胃、胆囊、膀胱等破裂或穿孔,临床表现以腹膜炎症状和体征为主。伤后有恶心、呕吐,伴持续性剧烈腹痛,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典型的腹膜炎表现。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体温升高、脉细弱、气促、血压下降、肠麻痹等,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
如果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和腹膜炎的表现可以同时存在。多发性损伤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可能会掩盖腹部损伤的表现,应予以注意。
腹部损伤治疗原则
腹部损伤治疗原则如下: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一时不能确定有无内脏损伤或者为轻度单纯实质脏器损伤者。严密观察病情极为重要。
1)观察内容包括:①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每l5~30分钟测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次;②每半小时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膜刺激征及其程度和范围的变化;③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以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④必要时可重复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2)体位:绝对卧床,不随意搬动患者,血压平稳时,宜取半卧位。
3)禁食:对可能有胃肠道穿孔或肠麻痹者,应予胃肠减压,待病情好转,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可拔除胃肠减压管,并开始进食。禁食期间及时补充液体,必要时输血防止休克。
4)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
5)观察期间禁用吗啡类镇痛药物,禁忌灌肠。
6)一旦决定手术,应及时完成腹部急症手术准备。
(2)手术治疗:已确诊腹腔内脏器破裂,对于非手术治疗,经观察未能排除腹内脏器损伤,或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终止观察,进行手术探查。
1)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
2)肠蠕动音逐渐减少、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
3)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升高,血白细胞计数上升;
4)膈下有游离气体;
5)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
6)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休克;
7)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腿汁或胃肠内容物;
8)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 [NextPage] 腹部损伤的护理
1.主要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腹痛:与腹部损伤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主诉腹痛减轻或腹痛可以忍受。
(2)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急性腹膜炎。
预期目标: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变化能够及时被发现。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创伤后失液、失血、呕吐有关。
预期目标:保持体液平衡,血压心率平稳,尿量>30ml/h。
2.护理措施
(1)急救:腹部损伤合并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应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等。对已发生休克的病人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必要时输血。对开放性腹部损伤,应妥善处理伤口,及时止血,包扎固定。如有少量肠管脱出应用消毒或清洁碗覆盖保护后再包扎,严禁现场还纳,以免污染腹腔。如有大量肠管脱出,先将肠管还纳入腹腔,暂行包扎,以免加重休克。
(2)病情观察期间护理:同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体位、禁食输液,胃肠减压,抗生素应用。
(3)手术后按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
(4)健康教育:①平时多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②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③适当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