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建筑 >> 房地产估价师 >> 正文
2015年土地估价师理论与方法预测题19
发布时间:2013/12/26 17:05:20 来源:城市总裁吧 编辑:dj

  单选题

  1、土地价格是土地权利和(D)的购买价格。

  A、价值

  B、有效需求

  C、使用价值

  D、收益

  解析:土地不具移动性,其可转移的并非土地本身,而是该土地的权利和收益。因此,土地价格是土地权利和收益的购买价格。

  2、下列对土地估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土地估价依据的理论与方法,与机器、设备、建筑物等估价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一致

  B、同一块土地,规划可使之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也可以使之无人问津,这是土地估价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对地价产生深刻的影响

  C、同样一块土地,其价格的高低与土地权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权利可能导致价格相差很大

  D、土地估价必须充分占有土地市市场资料,把握土地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解析:城市规划属于影响地价的行政因素。

  3、地价影响因素中,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属于影响地价的(C)。

  A、一般因素

  B、个别因素

  C、区域因素

  D、特殊因素

  解析: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会对一个城市的区域范围内的地价产生影响,因此是区域因素。

  4、一般来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价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地价上升的速度(A)一般商品价格的上升速度。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无法判断

  解析:这是土地自身的一个特性,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其供给弹性很小,对土地的需求总是持续增加的,致使地价不断上涨;其次,由于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利润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地价呈上升势态。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价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地价上升的速度高于一般商品价格的上升速度。

  5、土地价格水平由同一供需圈内具有(B)的替代性土地的价格所决定。

  A、相同区域

  B、相同性质

  C、相同级别

  D、相同用途

  解析:这是考察土地估价的替代原则,其内容之一即土地价格水平由同一供需圈内具有相同性质的替代性土地的价格所决定。

  6、土地估价涉及的供需原则并不以(A)为基础。

  A、替代原则

  B、预期收益原则

  C、变动原则

  D、竞争原则

  解析:在进行供求分析时,应考虑时间因素,作动态分析。因为现在的供求状况,常常是在考虑将来发展状况而形成的,即从现在思考将来,因此供需原则是以预期收益原则及下述的变动原则和竞争原则为基础的。而不以替代原则为基础。

  7、土地价格是由土地的(A)三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形成的。

  A 、效用、相对稀缺性和有效需求

  B、供给、需求、利用状况

  C、权利、租金、利率

  D、价值、使用价值、供求

  8、城市规划中,对地价影响相对更大的因素是( B )

  A、地形、朝向、地质条件

  B、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

  C、绿化、环境质量

  D、面积、形状、土地使用年限

  解析:在城市规划中,对用途、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规定,对地价有重要的影响。

  9、影响土地价格的区域因素包括(A)

  A、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

  B、行政、社会、经济因素等

  C、面积、形状、土地使用年限等

  D、地形、朝向、地质条件

  解析: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区域因素,行政、社会、经济因素是一般因素,面积、形状、土地使用年限等为个别因素。

  10、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C)

  A、宏观因素

  B、经济因素

  C、个别因素

  D、社会因素

  解析:三种类别因素之一为个别因素。

[NextPage]

  11、地产的(D)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

  A、价值

  B、价格

  C、普遍

  D、个别

  解析:地产的个别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

  12、根据马克恩的地租理论,农业用地的垄断地租是来自(B)。

  A、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C、农业工人利用肥沃土地创造的超额利润

  D、农业工人利用位置较好的土地创造的超额利润

  解析:垄断地租的形成,除了土地所有权垄断这个前提外,还因某些土地具有的特殊的自然条件。具有特殊自然条件的土地能够生产某些特别名贵而又非常稀缺的产品。这些商品的生产者凭借垄断经营形成垄断价格,便可获得垄断价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即垄断利润。这部分利润经由租地资本家转交给土地所有者后形成垄断地租。垄断地租不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13、根据中心地理论,(C)市场是联系中心地与服务区的最有效理论图式。

  A、三角形B、四边形

  C、六边形

  D、同心圆

  解析:中心地理论中,由于各中心地的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

  14、使用其他非土地资源时所支付的报酬被称为( C )。

  A、广义地租

  B、狭义地租

  C、准地租

  D、经济地租

  解析:这是对准地租概念的考察。

  15、下列(B)因素不是工业区位论主要讨论的内容。

  A、运输成本

  B、产品

  C、劳动力成本

  D、分散与集聚因素

  解析: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16、阿兰索的主要贡献在于:将(D)作为地租的一个核心问题,首次引入区位平衡概念,解决了城市地租计算的理论方法。

  A、交通

  B、时间

  C、距离

  D、空间

  解析:这是阿兰索地租模型的最大特点。该题2000年也出过,新古典主义地租模型的代表阿兰索将空间作为地租总是的一个核心考虑,引进(C)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城市地租的计算问题。A、同好曲面B、买价曲线C、区位平衡D、非完善市场

  17、以下因素中,(C)是土地价格存在的根源。

  A、级差地租

  B、垄断地租

  C、绝对地租

  D、相对地租

  解析: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收益。无论土地质量是优是劣,土地所有者在转移其土地所有权时,必然会要求取得土地所有权的一方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而这种补偿的形式就是土地价格。

  18、(D)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A、土地的自然条件差异

  B、土地所有权垄断

  C、土地的生产效率差异

  D、土地经营权垄断

  解析: 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即土地等级的差别)只是级差地租形成的自然条件或自然基础。而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上的垄断,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19、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与(D)及产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

  A、中心的规模与人口分布密度

  B、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分布密度

  C、中心地规模和居民收入水平

  D、中心地规模、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口分布密度

  解析: 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相互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20、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实际价格是指(D)。

  A、商品的最低售价

  B、商品的销售价格

  C、交通费用

  D、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交通费用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