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跟单员理论知识辅导:外贸提单重点知识(4)
发布时间:2013/1/28 20:19:06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一)、邀请发盘,询盘又称,要约邀请
邀请发盘是准备购买或出售商品的人向潜在的供货人或买主探询该商品的成交条件或交易的可能性的业务行为。
发出邀请发盘的可以是买方,也可是卖方。
邀请发盘没有法律约束力。
例如:(美方来电)拟订购买美加净牙膏大号1000罗,请电告最低价格及最快交货期。
(二)、发盘
《公约》规定,“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
卖方提出的,叫“卖方发盘”
买方提出的,叫“买方发盘”
例如:(我方去电)你9月8日电发盘限15日复到我方美加净牙膏货号101纸箱装每箱6打每罗32英镑CIF伦敦12装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
1、构成发盘的必要条件
A.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人提出。
发盘必须指定可以表示接受的受盘人。特定的人指在发盘中指明个人姓名或企业名称。受盘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指定多个。不指定受盘人的发盘,仅应视为发盘的邀请。如商业广告或价目单。
B.发盘的内容须十分确定。
所列条件完整、明确、终局。完整指通常应包括货物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和支付等六项条件。公约规定,一发盘只要包括商品的名称、数量和价格就属于“内容是完整的”。明确指不含糊,所谓“参考价”“大约5月份”都是不明确表示。终局指有法律约束力,如“以我方确认为准”是有保留条件的。
C、发盘必须表明发盘人对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D、发盘必须送达受盘人
到达主义,中间丢失不能算有效发盘
2、发盘的有效期
可供受盘人对发盘作出接受的时间或期限,几种规定方法:
A、规定一段有效期,例如,发盘有效期为3天
B、规定最迟接受的期限,例如,发盘限10日复有效
C、不明确规定有效期,在合理时间有效。如“发盘、速复”
口头发盘,除双方另有约定,受盘人必须立即接受。
3、发盘的撤回和撤销
《公约》第15条对发盘生效时间作了明确规定:“发盘在送达受盘人时生效”。发盘的撤回是指发盘在被送达受盘人之前,即发盘未生效前,取消该发盘。
发盘撤回的条件:撤回通知比发盘先到达受盘人或撤回通知与发盘同时到达受盘人。
发盘的撤销是指在发盘已生效后,在受盘人未做出接受之前,发盘人以一定方式解除发盘。
在下列情况下,发盘不能再撤销:
发盘中注明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发盘是不可撤销的。
受盘人有理由依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本着对该发盘的依赖行事。
4、发盘的终止
在以下情况下可造成发盘的终止:
过期考试用书
还盘
拒绝
不可抗力,政府禁令[NextPage] (三)、还盘
还盘又称还价,是受盘人对发盘条件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而提出修改、限制或增加新条件的表示。
例如:你10日电价格太高还盘30英镑限14日复。
案例:公司周一对外发盘,限周五复到,客户周二回电还盘,邀我电复,我未处理。但是,周四客户又来电接受我周一的发盘,请问客户这样做合理吗?
(四)、接受
所谓接受(Acceptance),就是交易的一方在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以声明或行动向对方表示同意的行为。法律上将接受称作承诺。一方发盘经另一方接受,交易即告达成。合同成立。
根据《公约》的解释,构成有效的接受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接受必须是由受盘人做出
其他人对发盘表示同意,不能构成接受。
2、接受的内容要与发盘的内容相符
就是说,接受应是无条件。但在业务中,常有这种情况,受盘人在答复中使用了“接受”的字眼,但又对发盘的内容作了增加、限制或修改,这在法律上称为有条件的接受,分为两种情况:
A.实质性改变: “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赔偿责任范围或解决争端等等的添加或更改。实质性变更是对发盘的拒绝,构成还盘。
B.非实质性变更:如要求重量单装箱单、商检证和原产地证,包装,分批装运等。对于非实质性变更,除非发盘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通知反对其差异外,仍构成接受”。
例如:受盘人接受发盘,但提出包装由单层麻袋改为双层麻袋,这实际上是还盘。答案:错误。
案例:公司对外发盘,国外客户在发盘的有效期内回电接受,但在同一电文中要求将装运期提前一个月。请问这是不是有效的接受?
3、接受的通知要在发盘的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才能生效
发盘中通常都规定有效期。这一期限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约束发盘人,使发盘人承担义务,在有效期内不能任意撤销或修改发盘的内容,过期则不再受其约束;
另一方面,发盘人规定有效期,也是约束受盘人,只有在有效期内做出接受,才有法律效力。
4、接受必须送达发盘人。
5、逾期接受与接受撤回
(1)逾期接受: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的时间已经超过有效期或合理时间,则该接受成为逾期接受。逾期接受一般无效,下列两种情况有效:
A.发盘人毫不延迟地用口头或书面将该项逾期接受仍然有效的意见通知受盘人
B.由于出现传递不正常的情况而造成延误,不是受盘人的过失。发盘人若不及时反对,仍有效力。
(2)接受撤回
接受准予撤回,但撤回通知必须于接受通知到达发盘人之前或同时被送达发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