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建筑师辅导:城市布局及规划
发布时间:2013/2/22 21:48:3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是一项为城市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的,其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城市功能组织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研究各项用地的基本要求,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好位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
(一)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3)增强区域城市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二)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点、面结合,城乡统一安排
城市的存在,必须以周围地区的生产发展和需要为前提。城市作为一个点,周围地区作为面,点面结合,在分析地区工农业生产、地区交通运输、地区水利及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城市总体布局影响的基础上,必须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市区与郊区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全面安排、合理制定城市总体布局。
(2)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主要用地
工业生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组成。工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规模和方向。综合考虑工业布置与居住生活、交通运输、公共绿地关系,兼顾新、旧区的发展,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的重要内容。
(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结构清晰是反映了城市各主要组成用地功能明确、相互协调,有安全、便捷的交通联系。在规划中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城市各组成部分力求完整、避免穿插。
2)充分考虑各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3)反对从形式出发,必须因地制宜地探求切合实际的城市用地布局。
(4)阶段配合协调、留有发展余地
一个城市的形成,需要二三十年。需要不断发展、不断改造、更新、完善、提高。因
此制定城市总体布局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要合理确定第一期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力求紧凑、合理、经济、方便。
2)城市建设各阶段要互相衔接、配合协调。
3)加强预见性,布局中留有发展余地,规划布局要有“弹性”。
(5)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形态。一般是集中式;因自然地形、地下资源,交通干道分隔而采用分散布局。
(6)作多方案比较
城市总体布局反映城市各项用地的内在联系,综合比较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工作方法。因此,城市总体布局需要多作几个不同的规划方案,探求一个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综合方案。
(7)多中心组群式结构。目前中外一些大、特大城市在总体布局上正由单个中心同心圆向多中心组群式的结构转化,把城市划为几个综合规划片,每片均有生产区和市级中心,为居民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各片之间以森林绿地分隔,各片相对独立。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各组成部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方便、安全、快速和环境美观的要求,做到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主要解决城市内部的客流、货运的流通。
1.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城市用地组织的基础上,有一个完整的道路系统
(2)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要求
(5)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人防工程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总体布局,交通应在全市范围中均衡分布,道路系统中,一般干道间距为700m—1100m,道路网密度为2.8—1.8km/km2。小城市干道间距500m作用。
(2)我国城市道路按不同功能有三级划分:
1)主干道(全面性)是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红线宽为40m左右;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红线宽为30m左右;
3)支路(街坊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红线宽为15m左右。
为明确道路性质,可依其功能分为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类道路。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满足各种管线敷设和人防工程要求,防止噪声干扰。
(4)城市道路系统一般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几种。这是根据当地的社会、自然和现状条件所确定,按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布局。
(5)城市道路系统由主要道路和辅助道路两类系统组成。主要道路是交通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各部分之间和与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辅助道路是生活性道路,是解决城市分区的生产和生活组织。
(6)通常采用快、慢车分流,客、货分流,过境与市内交通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开辟步行区、自行车道、快速公共交通专用道等措施。
(7)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应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交通)、日照通风、管线敷设及建筑布置等因素。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市政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其中机动车道占主要部分。一条车道宽度为3.5m,一条快车道宽为3.75-4m,所需车道数视具体情况而定。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一块板(红线宽40m以下)、两块板、三块板(红线宽40m以上)三种。型式确定应因地制宜。
(8)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应使客运、货运的交通量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减少彼此干扰;合理布置主要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引开过境交通,合理布置大型停车场;组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
3.停车场布置
停车场也称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停车场地可分为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停车场的分布应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要求分别考虑。停车场的位置应选择在对外交通设施附近和大量人流汇集的文化生活设施附近。
(四)城市总体艺术布局
城市规划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应考虑城市的艺术美学要求。
城市总体艺术布局,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形成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基本构思,确定城市建设艺术骨架。
城市艺术布局,要体现城市美学要求,为城市环境中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综合,如建筑、道路、桥梁的布置与山势、水面、林木的良好结合;城市艺术面貌,是自然与人工、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的相互结合、交替变化而构成。
(五)旧城市布局的调整与完善
在城市发展的进展中,原有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功能结构和社会结构等总是城市矛盾的集中表现。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重视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要对原有布局加紧调整充实,完善基础设施,综合地解决城市问题,使城市协调平衡发展。
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条件的不断变化,在情况或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时,规划也要相应调整。 [NextPage]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又称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工程规划包括给水、排水、电讯、电力、煤气、供热、防洪等工程系统规划。
(一)城市给水系统规划
1.总体规划设计任务
(1)确定近、远期供水规模;
(2)选择近、远期供水水源;
(3)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
(4)确定净水工艺、净水厂规模及位置;
(5)确定输配水管线的走向、管径,主要加压泵站、高水位水池规模。
2.详细规划设计任务
(1)确定各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用地数量;
(2)管线平面和竖向设计;
(3)确定附属构筑物位置、规格;
(4)提出工程分期建设计划,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二)城市排水系统规划
排水系统是把污水、废水集中并送到适当地点进行处理,达到卫生要求后再排放到水体中;把雨水及时排除;污水可综合利用。其内容包括:
(1)确定排水制度;
(2)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3)确定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及主要泵站位置;
(4)确定污水处理厂位置、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
(三)城市电力系统规划
城市电力系统规划,一般以区域的动力资源供电系统规划为基础,要调查收集城市电源、电力网、电力负荷等级现状资料,分析发展的可能,对城市供电做出综合安排。城市电力系统主要解决电力负荷及电力平衡,城市供电电源和供电系统及其布局。电力系统规划的内容:
1.城市电源的选择;
2.分期负荷及电力平衡;
3.发电厂、变电所、配电所的位置、容量及数量;
4.电压等级的确定;
5.确定高压线走向、高压走廊的位置、低压接线的方式;
6.电力负荷分布图;
7、电力系统供电的总平面图。
(四)城市电信系统规划
内容包括:城市邮政、城市有线电话系统、城市无线通讯系统、城市广播电视系统。
(五)城市供热系统规划
城市采暖有分散和集中两种供热方式。分散式小锅炉房供热,耗煤多,有污染,逐步淘汰。分散式电供热,清洁热源是发展方向;集中供热有热电厂供热和区域锅炉房供热两种方式,这是城市现代化的要求。
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管网和热用户散热器三部分组成。供热载体分水载热体和蒸汽载热体两种。
供热管网一般为地下敷设,在不影响市容时可架空供热管网。其管网空间位置,应满足交通及其他各种管线的间距要求。
(六)城市燃气系统规划
城市燃气系统规划,要以城市工业、民用燃气的现状和发展的要求,对城市煤气作综合安排,确定燃气系统布置、方式、气源、储备站的位置及规模。
(七)城市防灾系统规划
包括: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火规划、城市减轻震灾规划和城市人民防空规划。
(八)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1.指导思想
城市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基本原则
(1)以城市经济发展策略为指导,在充分考虑城市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期限内能够实现的环境质量远景目标;
(2)以城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充分考虑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污染控制技术,改革落后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广废物资源化技术;
(5)结合城市的具体特点,考虑远近结合,发挥固有优势,保护城市自然与人文景观。
(6)加强管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保证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
3.工作内容
(1)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2)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
(3)固体废物综合政治规划;
(4)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九)城市管线工程综合
主要是管线工程综合是解决条条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十)城市用地竖向设计
城市竖向规划是利用地形,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的重要途径。通过竖向规划综合协调城市用地和工程设施的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合理、经济的组织好排水和土方工程。 [NextPage]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
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等要素构成。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
(一)城市中心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集中的地方。
1.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类别及构成
(1)根据公共活动的功能和性质,城市有行政管理、经济、商业、文化、娱乐、游览等公共活动中心。往往是一个中心兼有多方面功能。
(2)从服务的地区范围可分为市中心、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公共活动中心应由各类建筑物、活动场地、道路、绿地等设施组成一个广场、或一条街,也可与道路、广场结合布置,形成一个建筑群体。
城市中心的建筑群及其形成的空间环境,不仅要满足市民活动的功能要求,还要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城市中心具有强烈的城市气氛、活跃的社交空间,可感受城市的性格和生活气息,形成城市独特的感染力。城市中心是该城市的标识。
2.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布局
布局包括各级中心的分布、性质内容、规模、用地组织与布置。是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现状、交通和自然条件及市民不同层次与使用频率的要求而进行布局。
(1) 满足居民活动不同层次的需要
(2) 公共活动中心的位置选择
1)利用原有基础。
2)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居民能便捷到达。
3)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考虑城市设计要求。
(二)城市广场
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是市民的活动中心,具有集会、交通集散、游览休息、商业贸易及文化宣传等功能。
1.广场的分类及形式
不同性质的广场
(1) 市民广场
(2) 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
(3) 商业广场及市场广场
(4) 生活广场
(5) 交通集散广场
不同形状的广场
(1)正方形广场;
(2)长方形广场;
(3)梯形广场;
(4)圆形和椭圆形广场。
(5)不规整形广场
根据要素构成可分为:
(1) 建筑广场
(2) 雕塑广场
(3) 水上广场
(4) 绿化广场
2.广场的规划设计
(1)选址适当,步行可及,使用方便
(2)尺度适宜,空间紧凑。尺度亲切,易交流
(3)形状不拘一格,有个性,易识别
(4)与街道连接自由、灵活、有生气
(5)广场的构成要素要整体和谐,呼应
(6)以硬质材料为主
(7)广场具有一定的围合空间
(8)主体建筑要突出,构成视觉中心
3.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趋势
(1)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2)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5)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6)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2)设计趋势
1)多功能复合
2)空间多层次(主体广场。上升、下沉)
3)对地方特色,历史文脉的继承
4)注重广场文化内涵的建设
(三)商业区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品零售为主体以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
1.分布及形式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须有良好的交通,使居民方便到达。
2,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CBD)在概念上与商业区有所区别,中心商务区是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
3.商业步行街
城市商业街和商业区的步行化有很大发展,步行商业街和步行商业区应该具备购物方便,功能方便、环境宜人,新颖有魅力的特点。 [NextPage] 城市规划实施
城市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从提出规划任务到各项工程建设开始,必须分阶段进行,逐步深化。各项工程建设都以规划为遵循,以各项法规、规范、条例、指标等文件规定进行设计,经批准后才能施工建设。其阶段分为:
(一)城市规划工作
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作为各项工程修建设计的依据。
(二)修建设计
是单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是建设施工的依据,由专业设计部门承担。
(三)建设实施
城市规划和修建设计的各个阶段在着手进行之前,都必须具备明确的任务书。规划设计图纸和文件完成后,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审批后才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