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护士资格 >> 正文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伤寒与副伤寒标准护理计划
发布时间:2013/3/11 11:42:25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丙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及周围血中白细胞减少。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体温升高;②营养不足;③便秘;④舒适的改变:腹胀;⑤有传播感染的可能;⑥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一、体温升高
    相关因素细菌,内毒素感染。
    二、主要表现
    (1)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2)皮肤潮红,脉搏加快。
    三、护理目标
    (1)病人能说出高热的早期表现。
    (2)病人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
    四、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评估高热的程度及热型,体温>38.5℃,每天测4次;体温>39℃,每天测6次,体温正常后,仍需每天测3次,连续2周。并告知病人高热的早期表现,如寒颤、呼吸道快等,如有发生及进报告医务人员。
    (2)绝对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卧床期间,协助病人的生活护理。
    (3)体温达39℃时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并观察降温效果。
    (4)鼓励病人多饮水,成人每天不少于3000ml,注意营养的供给。
    (5)遵医嘱补液及使用抗生素。
    (6)口腔护理,每天2次。
    (7)出汗多时应及时抹干并更衣。
    (8)观察脉搏、呼吸及脉搏的体温的关系,警惕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五、重点评价
    (1)体温、脉搏、呼吸正常与否。
    (2)热型及伴随症状。
    (3)病人能否表述体温升高的早期症状。
    (4)营养不足
    六、相关因素
    (1)高热,消耗多。
    (2)食欲下降,进食少,消化功能低下。
    七、护理目标
    病人体重稳定或略增加。
    八、护理措施
    (1)发热期间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无渣的饮食,少食产气食物(如牛奶等),热退后5天改用少渣软食,做到少量多餐;经常更换食物品种。
    (2)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治疗的重要性。
    (3)评估营养状况,每周测体重1次。
    (4)经口进食不足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九、重点评价
    (1)液体及热量的需要量是否足够。
    (2)病人食欲是否增加。
    (3)体重是否增加。
    (4)便秘。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