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行针辅助手法
发布时间:2013/7/1 12:42:43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循法是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径路,在腑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的方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此法能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称为弹法。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

  3.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为刮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称摇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针后不得气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的作用在于催气、行气,并使针刺感应增强。

  6.震颤法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称震颤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