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导:肠炎的临床特点
发布时间:2013/7/3 0:13:02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admin

  1、轮状病毒肠炎:秋、冬季常见,故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有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有少量白细胞。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约3~8天,少数病程较长。

  2、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轻症仅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改变;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混有黏液,伴呕吐,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镜检无白细胞,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7天,亦可较长。

  3、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常见的有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冻状,带脓血。常伴恶心、呕吐、高热、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出现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临床常伴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抗生素诱发的肠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的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黏液,少数为血便。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

  真菌性肠炎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