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精选试题及答案(2)
发布时间:2014/9/28 14:06:14 来源:城市总裁吧 编辑:jeovani

  参考答案见尾页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疡

  E.易阻遏气机

  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

  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30.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

  34.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37.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二)B型题

  A.精气学说

  B.比较、演绎、类比

  C.诊断方法

  D.治疗方法

  E.预防方法

  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A.阴阳的运动

  B.阴阳的交感

  C.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7.肝火犯肺属于:

  8.肝气犯脾属于:

  A.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

  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

  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

  11.滋养肺肾法称:

  A.比较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以表知里

  E.反证法

  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

  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

  A.反证法

  B.试探法

  C.司外揣内

  D.比较

  E.类比

  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

  15.诊断性治疗属于:

[NextPage]

  (三)X型题

  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

  A.水地说

  B.道家思想

  C.精气学说

  D.阴阳学说

  E.五行学说

  2.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

  A.气

  B.血

  C.津液

  D.先天之精

  E.水谷之精

  3.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

  A.肾精所化之气

  B.水谷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气

  E.脏腑之气

  4.阴阳消长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稳定的

  D.五条件的

  E.有条件的

  5.属于阳的属性有:

  A.温煦

  B.兴奋

  C.明亮

  D.潜藏

  E.滋润

  6.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

  A.阳中求阴

  B.阴损及阳

  C.阳病治阴

  D.阳胜则阴病

  E.气虚导致血虚

  7.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

  A.阴阳双补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寒者热之

  8.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A.阳制约阴

  B.阴根于阳

  C.阴消则阳长

  D.阴阳中复有阴阳

  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

  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五行的特性

  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C.五行的生克制化

  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

  A.肾主水

  B.肾开窍于耳

  C.肾主骨生髓

  D.肾藏精

  E.肾在液为唾

  11.下列属于土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唇、口、黄、化、肉

  C.皮、鼻、口、胃、长

  D.宫、脾、黄、思、甘

  E.长夏、湿、中、歌、哕

  12.下列属于金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鼻、皮、毛、收、悲

  C.皮、鼻、口、胃、长

  D.商、辛、白、哭、悲

  E.秋、西、咳、燥、收

  13.下列属于火行的是:

  A.爪、筋、皮、肉、苦

  B.舌、脉 、喜、夏、长

  C.喜、鼻、口、胃、长

  D.苦、赤、长、暑、南

  E.夏、小肠、舌、笑、忧

  14.下列属于木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目、筋、怒、呼、握

  C.皮、筋、口、胃、长

  D.春、东、风、青、生

  E.角、酸、东、胆、目

  1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冬、膀胱、耳、骨、恐

  C.冬、鼻、口、胃、长

  D.恐、呻、栗、耳、冬

  E.北、寒、藏、黑、咸

  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E 2.D 3.C 4.D 5.A 6.B 7.C 8.B 9.E 10.D

  11.B 12.B 13.E 14.C 15.C 16.D 17.A 18.D 19.E 20.C

  21.B 22.B 23.C 24.C 25.D 26.B 27.A 28.E 29.C 30.C

  31.C 32.A 33.C 34.E 35.B 36.C 37.A

  (二)B型题 1.B 2.A 4.C 6.A 7.D 8.C 9.D 10.A 11.E 12.B 13.C 14.B 15.B

  (三)X型题 1.CDE 2.ABCDE 3.ABC 4.AD 5.ABC 6.ABE 7.BE 8.DE 9.ABCD 10.AD 11.BDE 12.BDE 13.BDE 14.BDE 15.BDE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