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复习笔记(5)
发布时间:2015/4/12 11:37:0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jim

  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于、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黄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故称为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梗死)。

  肉眼形态:开始阶段,坏死组织出现明显肿胀,色泽灰暗,组织纹理模糊。以后坏死灶逐渐变硬,呈土黄色,坏死灶周围常出现一出血带,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光镜:可见坏死组织的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及胞质呈嗜酸性染色,但组织结构的轮廓依然存在。

  特殊类型的坏死

  (1)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主要见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组织分解较彻底,加上含有较多的脂质,因而坏死组织略带黄色,质软,状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光镜下不见组织轮廓只见一些红染的无结构颗粒物质。

  (2)脂肪坏死:属液化性坏死,分为酶解性和创伤性两种。前者常见于急性胰腺炎。

  (3)纤维素样坏死:纤维素样坏死是发生在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光镜下,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呈强嗜酸性,似纤维蛋白,有时纤维蛋白染色呈阳性,故称此为纤维蛋白样坏死。常见于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此外,急进型高血压 病、胃溃疡的小血管壁也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