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复习笔记(20)
发布时间:2015/4/12 12:11:00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jim

  脂肪沉积

  (一)概念:

  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沉积或脂肪变性。

  因脂肪代谢主要在肝内进行,故脂肪沉积常见于肝,也可见于心、肾等器官。

  (二)肝脂肪沉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脂肪变性多见于感染、酗酒、缺氧、中毒、糖尿病、肥胖及营养不良等。脂肪变性

  主要见于肝、心、肾、骨骼肌等实质器官。

  2.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

  (1)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

  (2)甘油三酯合成过多。

  (3)脂肪酸氧化障碍导致肝细胞内脂肪酸增多。

  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便能引起肝脂肪沉积。

  1.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

  2.脂蛋白合成障碍

  3.脂肪酸氧化障碍教材讲得较多,属生化部分的内容,无需死记

  (三)病理变化

  肉眼观:肝脂肪沉积比较显着时,肝增大,包膜紧张,色浅黄且有油腻感。

  镜下: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因脂肪在制片过程中被有机溶剂溶解所致)。脂滴可被苏丹Ⅲ染成橘红色。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较重,该处肝细胞常发生脂肪变性。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结核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记忆口诀:干累多领先!)

  (三)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