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考试复习笔记(26)
发布时间:2015/4/12 12:18:51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jim

  变质、渗出、增生

  一、变质的概念: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变质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致炎因子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实质细胞--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或液化性坏死等。间质结缔组织--表现为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等。

  二、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一) 渗出的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总称为渗出物或渗出液。

  渗出液: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胞含量多,比重高于1.020,外观混浊。

  渗出液和漏出液均可在组织间质聚积,造成水肿,或在浆膜腔造成积液。

  渗出意义

  有利:(1)稀释细菌毒素

  (2)给局部带来补体抗体

  (3)纤维素网形成 :a 阻止细菌扩散

  b 成为修复支架

  不利:压迫、 机化粘连

  (二) 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1.白细胞渗出具有吞噬作用、免疫作用和组织损伤作用。

  2.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常见于炎症早期、急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构成炎症反应的主要防御环节。

  3.巨噬细胞(城市网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常见于炎症后期、慢性炎症及非化脓性炎症和由病毒、原虫及真菌引起的炎症;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常见于慢性炎症及病毒感染;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5.嗜酸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炎;

  6.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通过脱颗粒释放炎性介质而发挥作用。

  (三)炎症介质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1.概念

  炎症反应中许多致炎因子并不直接作用于局部组织,而主要是通过内源性化学因子的作用而导致炎症,故又称之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2.炎症介质在炎症中的主要作用包括:(重点)

  (1)血管扩张:组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PGI2、PGE2、PGD2和PGF2和NO。

  (2)血管通透性升高:组胺、缓激肽、C3a、C5a、LTC4、LTD4、LTE4、PAF、活性氧代谢产物、P物质。

  (3)趋化作用:C5a、LTB4、细菌产物、中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细胞因子(IL-8和TNF等)。

  (4)发热:细胞因子(IL-1、IL-6和TNF等)。

  (5)疼痛:PGE2、缓激肽。

  (6)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

  2000-1-57.炎症介质组胺在炎症灶内最主要的作用是 (答案:B)

  A.白细胞趋化   B.使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   C.引起疼痛

  D.导致发热   E.造成组织损伤

  三、增生的意义:

  概念: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子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可增生。

  成分: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

  意义: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