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年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复习笔记:第10套
发布时间:2015/4/28 18:48:46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jim
  肌上皮服细胞
  肌上皮细胞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底膜之间。光镜下,细胞体小,形扁平,发出4~8个分支状突起,该突起呈放射状包绕着腺泡表面,形似篮子,故又称篮细胞(basketcell)。胞核大而扁,几乎占据整个细胞。肌上皮细胞内有肌动蛋白,肌上皮细胞有收缩功能,协助腺泡或导管排出分泌物。可能为上皮城市网。研究证实肌上皮细胞内含肌动蛋白(aetin)和肌球蛋白(myosin)。
  纤维结缔组织包绕腺体形成被膜,伸入腺体内,将腺体分隔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血管、神经和导管均伴随被膜、叶间或小叶间结缔组织出入腺体。结缔组织中还含有浆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来自B淋巴细胞的浆细胞能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它同抗蛋白溶解蛋白 (antiproteolyticprotein)结合后分泌至口腔,有抗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子的作用。
  唾液腺之腺泡
  唾液腺(salivarygland)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组成。实质即由腺上皮细胞形成的腺泡与导管;间质即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与叶间或小叶间隔,其中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一)腺泡
  腺泡连接于导管末端,由腺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肌上皮细胞组成。由单层腺上皮细胞围成腺腔,其外侧为肌上皮细胞,最外层为薄的基底膜包绕。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混合性三种类型。
  1.浆液性腺泡
  光镜下,细胞呈锥体形,基底部较宽,紧附于基底膜上,顶端向着腔内。胞核为圆形,位于基底部1/3处。胞质色深,组织固定好时,顶端胞质内可见大量折光性很强的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zymogengranule)。
  2.黏液性腺泡
  黏液性腺泡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成。光镜下,黏液细胞呈锥体形。胞质内含丰富的黏原颗粒,在固定及染色过程中,黏原颗粒常被破坏,故胞质透明呈网状结构。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