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料 >> 医药 >> 执业医师 >> 正文
2015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第八单元
发布时间:2015/7/3 9:08:29 来源:城市网学院 编辑:jim

  第八单元 局部麻醉药

  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局麻作用

  局麻药可作用于神经,使产生神经冲动所需的阈电位提高,抑制动作电位去极化上升的速度,动作电位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并延长不应期。

  2.作用机制

  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受刺激时可引起膜通透性改变有关,引起Na+内流和K+外流。局麻药可抑制这种通透性的改变,即阻滞Na+内流,使 Na+不能进入细胞内,这种作用的产生是由于药物阻断了电压门控型Na+通道,引起Na+通道蛋白构象变化,促使非活性状态的Na+通道闸门关闭,阻断 Na+通道,造成传导阻滞,从而产生局麻作用。

  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常用局麻药,脂溶性低,穿透力弱,只能注射给药,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还可用于损伤部位局部封闭疗法,本品代谢产物对氨苯甲酸能拮抗磺胺药抗菌活性,故应避免与磺胺药联合使用。使用前应做皮试,过敏者不能应用。

  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作用较普鲁卡因快、强而久,安全性亦较好,有较强粘膜穿透力。可用于各种局麻方法。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本品尚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作用及毒性均比普鲁卡因强10倍,脂溶性高,穿透力强,易进入神经,也易被吸收,常用于表面麻醉。因毒性大,一般不用于浸润麻醉。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