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10月20日在成都开幕,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代表。曾铁锋是代表之一。对他而言,从“17”到“277”,数字的变化背后,是华裔对祖(籍)国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认同。
“回首新中国走过的60年风雨征程,是什么力量促使广大侨胞始终与祖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说,是海外侨胞与祖国母亲血浓于水的亲情使然,也是海外侨胞重视华文教育的结果,是华文教育的力量和作用所在。正因为如此,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被侨胞们誉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希望工程”、“留根工程”。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热”持续升温,华侨华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华文教育志愿者走到了海外。
最让曾铁锋高兴的是,中国大陆来的这些志愿者教师,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语言知识,还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华文学校的学生水平猛长了一大截。”
2008年5月9日,正在日本进行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观了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成为访问海外华校的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胡主席曾表示,文化是一个纽带,无论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还是从骨肉同胞的亲情考虑,都应在海外华文教育问题上给予支持。
“综合看来,当前是发展海外华文教育难得的机遇期。”李海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