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来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如何解决非户籍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日召开的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披露,广东将把解决非户籍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即将出台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三个方面探索解决这一问题。
一是要继续按照"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努力扩大外来人员子女读公办学校的数量;二是大力扶持招收外来人员子女的民办学校,满足外来人员子女学位需求;三是积极探索"积分制"等办法,不断扩大外来人员子女免费义务教育范围,保障非户籍子女平等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广东中山市率先探索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把广东省户籍学生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把相当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外省户籍学生纳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较好地保障了外来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据统计,该市共有17.3万外来人员子女在各镇区接受义务教育,其中7.4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向广东全省推广。2010年6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通过科学设置和确定积分指标体系,对农民工入户城镇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当指标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农民工即可申请入户城镇。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农民工,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以随迁。
广东是非户籍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大省。据统计,2009年,广东义务教育在校生达1390.3万人,其中非户籍义务教育学生达到279万人,比江苏、浙江、福建的总和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