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教师应该在对这份职业的种种诉求中来找到最大公约数,并将之与自己的价值信仰进行深度融合,进而驱动自己的职业人生
所有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符号,都在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教师节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节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内涵,这一天到底如何才能过得有价值意义,最终取决于每个教师的认知和行动。
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没有理性认知的教师节,同样也过得不好,没有意义。那么,教师到底应该如何过节?
我的建议是,每个教师如何从这一切因素中提炼出职业价值,寻找到属于自己个体的过节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师节这样的时间节点,每个教师在经历一天的热闹之后,都应该懂得沉静下心,去理性盘点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职业人生,来厘清教师的职业价值,然后来固化自己关于教育的职业信仰。
媒体曾经报道称,有太多教师平时过着“挣扎的人生”。诸如待遇差,福利低,工作极度辛苦,要承担无限责任。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学校、社会、家长、学生等等对这份职业的种种诉求中来找到最大公约数,并将之与自己的价值信仰进行深度融合,进而驱动自己的职业人生。
教师过节,说到底也就是通过这个节日符号,来真正增加教师节在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伦理性的综合力,来对教师的价值进行更为深刻的记忆,并为之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最终使得自己的职业行为既获得外部的普遍认同,又能有着内心的职业信仰。这一节,需要教师首先应该对教师职业拥有个体最为清醒的认知和信仰。
也只有如此,面对种种委屈,教师才会懂得去维护自身的尊严与权利,去热爱这份崇高的职业,从而告别“挣扎的人生”,做一个幸福又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