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珠峰网资讯 >> 综合资讯 >> 教育资讯 >> 正文
语文教材近年删减43篇经典 被周杰伦作品取代
发布时间:2014/9/13 9:53:23 来源:城市总裁吧 编辑:jeovani

  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师大参观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日前,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与此对应的则是上海小学教材删去古诗。一时引起热议。

  广州:小学一年级上册古诗词少

  只有一篇古诗《静夜思》

  前天,记者走访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目前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文诗词约占四分之一。

  “广州的高中学生大多数用的是粤教版的语文教材,教材中有5个必修课本,每课本有4个单元,古文诗词占比1个单元,即占了四分之一。”广铁一中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陈暾表示,一直以来,这样的占比都较稳定,很少有增减。一些篇目,如《赤壁怀古》《逍遥游》《兰亭序》《与妻书》等较为经典的篇章都有。

  在高考方面,语文150分的总分中,古文诗词占了35分,占比近四分之一。陈暾介绍,高考中,22分为文言文阅读,6分为古文名篇默写,7分为诗歌鉴赏。

  而广州的小学语文则大多数使用人教版的教材,记者翻看了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必读的20个篇章,其中只有一篇古诗《静夜思》;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必读是34个篇章,也只有一个篇章为古诗两首,分别是《回乡偶书》《赠汪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必读有32个篇章,也只有一个“古诗两首”的篇章,收入了《望庐山瀑布》和《绝句》。古诗词在书中占的比例较低。

  不过,各学校也有一些特色做法。例如,天河区中小学实施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工程,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安排16节。此外,去年开始,天河区高中生也开始使用台湾版国学教材。

  初中语文课本中古文诗词的占比有所加重,记者翻看了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有六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涉及古文诗词,里面收录了《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湖心亭看雪》等10篇古文,以及《望岳》《游山西村》等6首古诗。

  北京:小学教材将大幅增古诗词

  “并非听了主席建议才修订”

  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前日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市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教材都将增加诗词内容。北京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此外,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新版的语文教材里都将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材中,就把传统节日和古诗编在一起。既可了解传统节日,又可学习语文。其宗旨是,小学古诗文在整个课本的比例不应低于15%,初中不低于30%,高中不低于45%。

  任翔表示,教材修订并非临时决定。“我们不是听了习主席的建议才修订的,只是巧合。”任翔称,早在去年10月,她所在的团队就已开始启动教材编写工作,目前教材已编完,并于今年8月通过了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任翔还称,教材编写并非她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有一个编写团队,所有意见均为团体决定。

  昨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任翔所在团队编订的教材,只是在北京部分区使用。

  上海:小学教材删古诗引争议

  当地媒体盘点传统文化教育

  8月27日,有人发现上海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课本里,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同时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随后,上海小学课本删除古诗的做法引起了非议,多位长期关注语文教育的人士表示,把“古诗诵读”从一年级教材中移除,可能会向教师传递一种信号:“古诗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中小学的诗词教育。对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微博)回应称,此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非删除古诗,而是将这些古诗重新编排至各学期,改变古诗教学的方式。上海一、二年级小学生将学习20首古诗,小学阶段5年内共学习80首古诗。

  9月9日,习近平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该话一出,上海小学教材删去古诗的做法再次受到关注。

  上海市9年百万学生受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报道盘点了9年来上海小学里一些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活动,如有学校进行国学教育,有学校每周都上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明智课”,上海市教委也开设京昆戏曲、民族工艺、中国书画、民族歌舞、诗词吟诵等10个培训项目,聘请名师名家为学生开设专题培训与讲座,让青少年学生免费获得优质的民族文化教育等等。

  快表态

  小学语文平均每两课有一首古诗

  “中小学课文中加大古诗文比重,是教育的常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微博)表示,语文出版社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中,中学古诗文比重增加了35%,小学则做到每个单元都有一至两首古诗,平均每两课都有一首古诗。

  目前,湖南、广西、福建等地普遍使用的是语文出版社的教材。但明年是否使用,目前仍未确定。

  从2001年起,教育部(微博)发布《关于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一改过去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教材“一纲多本”,即多家出版社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学校可根据需求选用。

  教育部发言人续梅前日告诉记者,尽管出版社可在课程标准内编写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并非教材编写组可自己决定教材内容,出版社编写完后,还需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核审。只有通过审定,才能供学校使用。而一旦通过审定,出版社就不能再随意更改,如再修改则需重新审定。

  续梅透露,中华传统文化所占比重,也是教材审查的标准之一,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则会建议增加。

  新观察

  近年来有43篇在语文课文消失

  新学期开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就消失在了上海小学一年级新教材中,同时被删的还有《登鹳雀楼》《夜宿山寺》《江雪》等7首经典诗作。

  根据公开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消失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而取代过去经典课文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类新面孔。

  专家指出,教育的功用,是更好地认识文明的价值,为文明的传承和创造服务。

广告合作:400-664-0084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0 - 2017 www.my8848.com 珠峰网 粤ICP备15066211号
珠峰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